《今天開始線上學習,心上線了嗎》
歷經一天混亂,政府終於拍板定案停課不停學,去年的演練突然變成人生現實;群組裡的家長們手忙腳亂分享資訊:買筆電、嘗試連帳號、排家中課表…,而最有趣的莫過於群組裡分享「上下課的鐘聲」!這段被許多家長如獲至寶下載珍藏的音檔,不知道對孩子而言有沒有用,裊裊鐘聲倒是先安撫了家長們焦慮的心啊!
要孩子們坐在電腦前還不算太難,難的是忍耐心中的各種焦慮和「不順眼」,突如其來的變化,我們該如何盡快協助孩子收心、專心、用心呢?
一、 給孩子漸進式的適應期:
不要把一切想得過度完美。即使在學校上課也會有放空、發呆、想睡的時候,只是家長沒有看見而已;家裡原本就屬於較為放鬆的空間,加上許多事物仍然不斷調整變化,因此初期要能容許一些彈性,不論是直播遠距或是觀看影片,都需要給孩子犯懶的空間,別因為在眼皮子下就時時刻刻緊迫盯人,讓線上學習變成親子衝突戰場。
二、建立家中開工的「儀式感」:
學校有鐘聲「制約」,那麼家裡有沒有甚麼有趣的「提醒」呢?或者透過重新整理書桌、把房間收拾整齊,準備好家中作息表,和孩子討論配合學校的學習與自學時間,趁機睡飽一點再「開機」,至少給一周的適應期,重新找到生活節奏,再來談學習。
三、 提供多元學習平台:
自學的好處之一,便是能夠挑選適合自己的教材;目前各式數位教育平台百花齊放,孩子們有機會可以找到「對味」的教學影片,重拾學習興趣。家長們別急著追進度,不妨先花些時間陪伴孩子瀏覽各個平台,找到對的「線上家教」,這才是最棒的個人化學習。
四、 別忘了孩子的社交需求:
少了同儕在身邊哈拉,孩子們仍然想與同學們互動,或許會更想「黏」在社交軟體上;建議家長白天時與孩子協議,比照上下課時間,下課十分鐘時可登入通訊軟體,線上課時就登出,練習新的社交模式,也不至於和同學們脫群喔。
除了學習,也要給孩子充分的自由時間,畢竟無法從事很多活動,必要的電玩、影片,此時屬於「必要之惡」,如果不放心,就加入他們吧!
五、 創造與孩子共同的休閒時光:
為了避免眼睛過勞,可與孩子一起煮三餐、玩桌遊、整理舊物說故事…等等,睡個懶覺也不賴,最重要的是讓自己和孩子不處於緊繃狀態就好。
大人們得隨時覺察自己的情緒,才不會輕易轉移到家人身上,千萬別因為焦慮、無聊而不自覺「找碴」。以「星期」為週期做滾動式修正,和孩子一起擬定生活作息表,切實做到「按表操課不多額外要求」,相信說到做到的家長會發現,孩子的適應力不容小覷。
歡迎大家留言互相「取暖照顧」,一起想辦法和孩子和平共處啊~